从广东象棋网读到yzp先生大作: '(原创)为象棋传统赛事太少而叹息', 请求允许转载, 谢谢 !
近年来象棋不够红火,原因很多. 传统赛事(品牌)太少应是其中之一. 目前除了世界、亚洲、全国的少数几个传统的团体、个人赛事以外,其他杯赛,历年统计虽然不少,但真正影响大的传统杯赛则凤毛麟角. “五羊杯”算是头号品牌,也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产物;“嘉周杯”虽有几年历史,但影响还不是很大,而且,能否成为历史悠久的品牌还有待时间检验;“大师赛”虽有诞生特大的亮点,但规格不高,对眼球的吸引力不大;“银荔杯”虽是拥有十多年历史的响当当的品牌,但可惜今年停办了. 其他的,扳指算来,好象多是昙花一现. 围棋的传统品牌,世界级的就有一大堆. 象棋的,连全国性的都很少,有的老品牌流失了,新品牌一时难于打造,战场不足,各路英雄有再高的武艺也只能“憋”着,棋迷有再高的热情也只能“憋”着,“憋”到花儿开了谢、谢了开,还是少得可怜的那几个赛事,好些棋手还没有参赛资格!一年到头没有资格参赛的棋手不知道有多少?棋迷的期望也是如此,望来望去还是那几个赛事、那几个面孔,象棋怎能红火起来呢?
也许有的朋友会说,五、六十年代没有多少赛事,象棋还不是很热闹吗?是的,五、六十年代,象棋可算是第一个繁荣时期,其中一个原因是:象棋虽然古已有之,但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战乱等原因,许多象棋人都未能拥有必要的外部环境.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象棋人拥有了和平环境,压抑已久的激情一朝迸发,就不足为奇了. 于是,群众性的擂台赛和其他自发性比赛应运而生. 尔后,随着全国象棋赛的举办,象棋人的激情更高了. 无论是棋手还是棋迷,那种新奇与狂热,是不需要用比赛的数量来引发的. 夸张地说,也许像后来人们关注第一颗卫星升天时一样激情澎湃吧. 象棋的这种红火延续了好几年. 可惜,“文革”的到来,使新中国陷进了灾难的深渊,象棋当然也难逃厄运. 因此,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象棋的繁荣,不需要用很多传统赛事来支撑,只需要拥有一些赛事,哪怕还不是很多的赛事.
七十年代后期,随着“文革”结束,中国又走进了一个百废待兴的历史时期. 象棋也重现生机. 八十年代以后,改革开放,百业渐兴,象棋也乘上了“顺风车”,或者说像一节车厢挂在滚滚前行的“中国列车”上,各种比赛如雨后春笋地举办,一切都还是那么新鲜. 棋手、棋迷都对象棋倾注了莫大的激情. 棋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棋迷呐喊助威、其乐融融,甚至万人空巷. 这个时期,象棋的火爆,也不需要多少传统赛事来支撑,只需要比以往有更多的新赛事,以赛事的数量来支撑.
七、八十年代重新点燃的象棋“火焰”一直燃至九十年代前半期.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九十年代中期以后,象棋好象就逐渐“冷”了,原来的一些本来有可能成为传统品牌,而且万众瞩目的重大赛事,不知怎的,一个一个停办了,而新的赛事又少之又少. 赛事减少,棋手和棋迷的激情跟着减退,宣传力度也跟着减弱. 而恰好这个时期,围棋的世界化进程加快了,多项新的世界赛事的崛起,促使人们把目光集中到了正在火爆的围棋赛场. 加上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下象棋能赚钱吗?”的疑惑开始困扰着棋手的心. 于是,下海的下海,改行的改行. 诚然,棋手的数量虽然没有减少,甚至可能在增加,但各种赛事,尤其是传统赛事却减少了,这等于说,七、八十年代栽种的树苗,成活的不多(1998年以后,本来办了好几届的多个高规格赛事都停办了),这种状况竟然维持了好长时间,现在也没有多少改观. 这怎能让象棋红火起来?
时下,我们拥有难得的和平环境,经济飞速发展,象棋手数量有所增加,在科技的辅助下,整体水平在提高,但是,象棋怎么还红火不起来?一方面还是赛事太少(当然,赛事太少也还有根源,这里暂不论述). 另一个方面,人们的期望值在提高了,审美疲劳现象突出,不再满足于期待和观赏那几个赛事,而期待有更多高规格、高奖金的赛事(甚至成为传统赛事),而这一期待,却在现实中得不到满足,因此还是只能“憋”着. 上述这两个方面此消彼长,矛盾是显见的. 试想,如果“棋赛”、“大棋圣赛”、“名人赛”、“银荔杯”、BGN等高规格赛事能像“五羊杯”那样一直办下来,甚至再增加一些传统赛事,象棋不火太难!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