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我的象棋情缘
[转载] 我 的 象 棋 情 缘 劳动午报 * 魏启宇 * 我从小就学下象棋,一生与象棋结下不解之缘。 1987年从交通出版社离休后,笔耕一直未停,工作相当繁忙。 但“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我常忙中偷闲,利用下象棋对精神进行放松和调剂,借此以棋会友,别有一番乐趣。 我 是在上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开始学下象棋的。 我的一位堂叔祖父是我下象棋的启蒙老师,他的名字叫魏汉廷,在兄弟中排行老四,人称魏四爹,清朝时考取过功名,民国时期成了一个失意的士子,通医道,精通 象棋 。他原来住在衡阳城里,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到乡下,寒暑假期间,我就跟他学下象棋。 我自小学学下象棋后,进入中学、大学由于功课忙, 无暇下象棋。 20世纪50年代初,我在交通部工作时,结识时任 《水运》 杂志编辑的李高,他是一个象棋高手,多次获得交通部象棋比赛冠军 。有空闲,我常与他下几局,完全不是他的对手。 他让我一个车,甚至让我一车一马,我仍负多胜少。 此后,又重新引发我下象棋的兴趣,断断续续与人下象棋,成为我业余生活不可缺少的娱乐项目。 1958年反右后期,我受过一次处分,心情不 好,就寄情于棋场之中。 经常在星期天到地坛公园下棋或看棋,有时一去就是一整天,忘却了心中的不快。 1963年,我调到交通部基建司工作。 李浩然司长是一个象棋爱好者,我们成为棋友。 记得有一次我们一起出差去四川成都开会,在火车上下了一天棋。 此时,还有一个从海军转业的李挽伦同志,可以说视棋如命。 我们的办公室近在咫尺,每天中午休息时,我们不休息,总是在棋枰上争胜负。 1970年,我们3人同去河南五七干校,由于我们都是受审对象,干校对我们管得并不严,星期天无劳动任务时,我们就聚在一起下棋。今朝有棋今朝下,忘却人间忧与愁。3年的干校时光,过得虽不舒心,但通过下象棋排遣了许多心中烦恼。 此 后20多年,我们3人成了铁三角,来往密切,过从频繁,经常聚在一起,以下棋为乐。 还没有离休前,一般我们一个月聚会一两次,离休后,聚会的频率就更高了,差不多一个星期要见一两次。 两位老李,都是红军 时期的干部。 一生富有传奇色彩。 李浩然于1932年参加革命,早年在黄埔军校毕业,解放初期,担任过安徽省交通厅厅长,以后调到交通部工作。 李挽伦1930年参加杨虎城的部队,担任过连长,以后参加革命。 解放后,曾任海军司令部作战处处长,1959年反右倾运动中曾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