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的象棋故事

我希望我在南宁的朋友今天能读这象棋故事,确实, 我要联系他们了.


[转帖]老棋手述说南宁象棋当年的“江湖”


当代生活报记者 * 伍锡念 *



  "楚河汉界"、"马走日,象飞田"、"兵卒过河不回头"...这些中国象棋术语近乎于民谣,为人们耳熟能详。南宁人爱下象棋,特别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象棋是南宁老百姓中最受欢迎的文体娱乐活动之一。

  将于今天在星夜蜜大酒店落子的南宁七运会象棋比赛,使南宁的象棋精英时隔10多年后会聚一堂。其中两位老资格的南宁棋手,向记者回忆起了当年下棋的一些故事和趣闻。


"应众赛" 让人记忆犹新

  和其他许多体育项目一样,南宁的象棋活动在文革中曾被停止开展。由于下象棋需要的器材和场地都比较简单,而且容易学会、老少皆宜,在那个文化娱乐十分单调的年代,象棋成为各阶层群众的业余最爱之一。

  南宁市工人文宫是当年象棋活动的中心。这次比赛仲裁委员之一的肖宁柏说,文化宫的象棋活动不光是到周末才热闹,几乎每天每晚都有众多爱好者聚在那里下棋、看棋。

  "应众赛" 是最让老棋迷们记忆犹新的一个词汇,这个类似于擂台赛的活动当年可谓盛况空前;包括南宁七运会象棋比赛裁判长申宪强、仲裁委员肖宁柏等在内的20多名南宁精英棋手,分别作为当时南宁市工人队、裁判组的成员,坐镇台主,接受各路棋迷的挑战。这一与业余爱好者互动的形式大受欢迎,每次 "应众赛" 的挂盘讲解场地总是人满为患,看棋的人达四五百之多。

  象棋活动搞得如此火热,还得益于当年时任南宁市工人文化宫主任辛剑秋,因为他特别支持象棋活动并提供了各种方便,十分受棋迷的尊敬。


逢人让双马的 "江湖高手"

  南宁七运会象棋比赛竞委会主任盛欣伦介绍说,从1989年起的8年中,广西区体委将广西象棋队委托给南宁市组队。为此,南宁市有意识地培养了一批棋手,参加这次比赛的好手,大部分就来自于那批苗子。

  不过,此前的南宁就有一批知名 "老手",除肖宁柏、申宪强等人,最著名的要算周寿阶了。肖宁柏介绍说,周寿阶1956年就在当时全国最高水平的首届全国城市象棋赛中获得第12名,虽然后来申报大师称号没批下来,但当时的报道都称他是广西的首个象棋大师。现在广西首个获得官方承认的象棋大师,是后来的黄仕清。

  周寿阶年轻时算是民间的 "江湖棋手",逢人让双马,真算得上是纵横江湖了。周寿阶后来进入南宁市郊区水利系统工作,虽然只有初中学历,但设计的水利工程却得到当时中南水利工程局的认可,后来成为一名工程师。肖宁柏、黄仕清以及现在的南宁中青年棋手秦荣、秦劲松等好手,都算是他的门下弟子。


"黑马" 象神又象形

  南宁象棋还有一位著名的 "老手",原南宁机械厂工人黄国棣,他的 "黑马" 称号在棋界内小有名气。这一是因为黄国棣对抗国内大师级棋手屡有佳绩,起缘则是当年他随南宁市工人队出访广东,其出色的表现被《羊城晚报》报道称为 "黑马"。据申宪强介绍,黄国棣善用双马,比赛时又着一身黑衣,"黑马" 就象神又象形了。

  回忆中,肖宁柏还向记者提起当年的一件趣事。在1976年区运会象棋赛上,当时获得个人亚军的肖宁柏、黄国棣等4人代表南宁参赛。比赛中,他们的一名队友因连输两轮郁闷不已,第三轮比赛中途小解,昏昏沉沉走进厕所后发现里面有女同志,才知自己竟进错了门,这后来成为棋手们后来常说起的小花絮。

  另外,南宁女棋手水平在区内也是首屈一指,参加这次比赛竞赛工作的谢云获得过多次全区冠军。据盛欣伦介绍,另一位全区女子冠军周美意在1992年的广西七运会上,夺得那届运动会的第一金,当时还收到了南宁市市长的贺信。





Source: 广西新闻网
6611 announced by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Battle in Dockland 7th of February '09

4th World Xiangqi Open to be held in Dublin

35th Xiangqi Championship in Paris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