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熟读孙子兵法

[转载] 从孙子兵法谈象棋

吕罗拔


2000年的第一个月,在新加坡许多热闹的咖啡厅,都有中国某银行的广告,它写着,"孙子兵法助龙腾飞"。

谁是龙呢?大概是指那些有学识、有才华、有实力又有理想的人吧。但更重要的,应该是指整个神州大地,以及全体龙的传人。

2001年1月11日,新加坡联合早报的 "财经",在第一、三和第五版的右角下端都有一则由本地及国际三大电讯巨人刊登的广告,分别写着孙子的名言,"攻其所不守"、"守其所不攻"、"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

孙子乃千古兵法第一大家,象棋也正是模拟战争的精巧游戏,我从这三句孙子名言联想到,象棋中它们也正合用哩!详细点说吧。

一、 攻其所不守。现代的象棋高手,尤其是年轻的一代,都很熟稔各种开局,他们布防之严密,根本是无隙可入。因此你必须使整个局面演变得非常复杂,纷乱到超越其 意料以外,然后在陌生的局面中寻找脆弱的一面,或者是 "将计就计"、在他设下机关以外的虚弱发力,或在他 "攻于九天之上" 的疏漏点着手,宁拙毋巧,象 "扮猪食老虎",才有机会寻获对手之失,最终把对方拿下。这不但是 "避实攻虚",也是 "转化" 出敌手的弱点。

二、 守其所不攻。这不是孙子规律的兵法,虽然很多版本都是这么印刷。试想,既然是对方所不攻之处,那我方又何必守呢?若是我们这样 "无所不守",岂不是大大分散我方实力吗?因此,此句应改为 "守其所必攻"。明知对方必然来攻的地方,我方加重防事,并远远超过对方所预料,因此在他处于下风时更乘机一举把他击溃,再乘胜追击。这更是中国功夫说的 "连消带打",或象棋说的 "解杀还杀"。

唐太宗李世民与他的大将李靖,都熟读孙子兵法。他俩的打仗特色,便是在敌方来犯,等到对方有败象时,乘机追杀到底,以大获全胜。也许因此,能创立一个强大无比的王国。这 "后人而发" 的还杀,需杀得彻底。

三、 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这是说,作为一名象棋高手,必需同时具备攻与守的绝佳技能。也是说,善攻者,机不可失;善守者,周备无隙。故攻则克,以守则固。在 守方面,这便是如孙子所说的 "常山之蛇",你若动它一动,它便全面扑过来,于是无从下手。孙子说,"形兵至极至于无形",这 "无形" 之神乎极致的用兵手法,虚虚实实的军事战略,则非一般军事家能理解。一名棋手要能作到此一变化莫测的境界,现不只是中变高手或残局专家而已。是 "致人而不致于人" 更高一层的手法,致使对方无从下手。

下棋的人半点也不允许有侥幸之心,它是很细微的艺术,它教我们从已然而知未然,从现象而知未来的发展。象棋本来就是一种战争的锻炼游戏,但它比战争艺术更为精致。因此,读《孙子兵法》的人,同时也要谈象棋以形象化来解读孙子。

中国兵家和象棋这两项古老的文化,就如两把青龙宝剑,其锋利像无以复制的青铜兵器,其智慧若能用于当世,必然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註: 作者为新加坡、马来西亚象棋名士、孙子兵法学者]





Source: Guangdong Xiangqi Website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Battle in Dockland 7th of February '09

4th World Xiangqi Open to be held in Dublin

35th Xiangqi Championship in Paris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