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November 03, 2006

和谐是棋局的最高境界

We are posting two games of Professor Huang Shaolong to illustrate his playing style, followed with a reporter's interview as the story's background.

Professor Huang Shaolong was born in 1938, he started learning Xiangqi at the age of eight. In 1956 he won the Guangzhou Secondary Schools Championship. A professor and at the same time a Xiangqi master, a rare achievement not very often encountered in everyday life. Here he is answering questions posed by a reporter.


Huang Shaolong versus Li Guangliu, 15th September 1978, Zhengzhou.









Draw agreed.



红方: 天津黄少龙
黑方: 广东李广流

1978年9月15日弈于郑州



1. 炮二平五 马8进7 2. 马二进三 卒7进1
3. 车一平二 车9平8 4. 车二进六 马2进3
5. 马八进七 卒3进1 6. 车九进一 象3进5
7. 车九平六 炮8平9 8. 车二平三 车8进2
9. 兵五进一 士4进5 10. 马七进五 炮2进4
11. 兵五进一 炮2平5 12. 马三进五 车1平2
13. 炮八平九 卒5进1 14. 车三平七 炮9进4
15. 马五进六 马3退4 16. 车六平四 炮9退1
17. 车七平三 车2进2 18. 炮九进四 马4进2
19. 车四进七 炮9平5 20. 炮五进三 马2进4
21. 炮九平六 车2进3 22. 炮五进一 炮5平7
23. 兵三进一 车2平5 24. 相七进五 车5退1
25. 车三退一 车5退1 26. 车四退二 车5平4
27. 车三进二 车4平6 28. 车三平二 车6进1
(和)





Dai Rongguang versus Huang Shaolong, 22nd of April 1979, Suzhou.







Red resigned.




红方: 江苏戴荣光
黑方: 天津黄少龙

1979年4月22日弈于苏州



1. 马八进九 炮8平5 2. 马二进三 马8进7
3. 车一平二 车9平8 4. 炮二进四 卒7进1
5. 车九进一 马2进1 6. 相三进五 炮2平3
7. 兵九进一 车1平2 8. 炮八进二 车2进4
9. 车九平二 士6进5 10. 前车平四 象7进9
11. 车四进五 卒1进1 12. 兵九进一 车2平1
13. 车四平三 车1平6 14. 士四进五 车8平7
15. 兵七进一 卒3进1 16. 炮二退一 卒7进1
17. 炮二平七 炮3进3 18. 炮七进二 炮3进2
19. 相五进三 士5进4 20. 炮七平五 炮3退4
21. 炮八平五 象3进5 22. 车二进六 炮3平7
23. 车二平三 车6平7 24. 车三退一 象9进7
25. 相三退五 马7进6 26. 兵三进一 马1进3
27. 炮五平九 车7进1 28. 马三进四 车7平1
29. 马九进七 车1进3 30. 马四进六 马3进4
31. 马六进八 马6进5 32. 马八进六 将5平6
33. 炮九退二 车1进2 34. 马七进五 士4进5
35. 马六退八 卒5进1 36. 马五退三 车1平2
37. 马三退四 马5进3 38. 马八退七 车2平9
39. 马四进二 卒5进1 40. 马七进六 马4进2
41. 炮九平八 卒5进1 42. 马六进五 马3退4
43. 兵三进一 车9平8 44. 马二退三 象5进7
45. 马三进四 车8进3 46. 相五退三 卒5平6
47. 马四进六 车8平7 48. 士五退四 马2进4
(黑胜)



+ + + +





[转载] 访天津象棋名家黄少龙

劳动午报 * 记者 张 展 *



  在去年的中国象棋文化节上,记者与象棋大师黄少龙先生相识,后来,又多次在网上、电话中与黄老沟通,向黄老请教,逐渐加深了对他的了解。

  黄少龙先生1938年生,8岁学棋,14岁拜陈松顺为师,1956年获广州市中学生象棋赛冠军,代表广州队参加了北京、上海、天津、沈阳、西安、广州、武汉、重庆 "八大城市青年学生象棋比赛",获团体第三名。1956年考入南开大学物理系。此后一边学习,一边下棋,有战胜过北京名宿张德魁、东北高手王嘉良的纪录。 1977年,在全国象棋比赛中获得了第三名,后来因此被授予象棋大师称号。既是象棋大师,又是南开大学教授,这在棋坛实不多见,在中国象棋界更是绝无仅有。下棋、教书之余,黄少龙先生开设象棋课,办棋社,在纹枰方面笔耕不缀,有多种棋书问世发行...

  现在,记者把与黄少龙先生的问答整理成文,以期京城棋友对这位天津名家有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

  记者: 黄老,您好!在开始我们的谈话之前,您先介绍一下天津象棋的历史和现状,好吗?

  黄少龙: 早在20世纪三十年代,天津与北京一起成为华北棋坛的中心,棋风颇盛,涌现出河北八猛之一的庞蔼庭、华北三杰之一的田玉书、天津冠军庞凤元等,与北派各路高手较量互有胜负。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提倡象棋,使象棋得到进一步发展,上世纪五十年代,天津棋手马国粱、王家元、薛占金和我先后迎战北京、哈尔滨、沈阳、长春等地高手,战绩显著;天津各区多有象棋俱乐部,棋迷很多。七十年代,天津棋手奋战全国赛场,取得过不俗战绩:1977年夺取全国个人第3名,以后参加中国对菲律宾、中国对法国比赛,均获得优胜成绩;八九十年代,南开大学独树象棋改革旗帜,招收象棋特长的大学生,承办市业余集训队,创立教学、科研、训练三结合新体制,培养了一些有博士学位的象棋一级棋士,为象棋教育做出了贡献。

  进入21世纪,虽然天津棋坛暂时沉默,但群众性的象棋活动仍然很踊跃,由于天津棋坛一直没有象棋专业队,也没有棋院,如何把棋迷的积极性凝聚起来,提高他们的棋艺水平,是当前的迫切任务。

  记者: 您是广东人,听说您的叔叔是广东高手,您是跟他学的棋吗?您在广东的象棋成绩如何?

  黄少龙:我的祖籍是广东,世居广州。我8岁学象棋,启蒙老师是叔父黄国钟,他是业余高手,曾与 "棋坛总司令" 谢侠逊作过表演赛。我当时没有系统学棋的环境,也无棋谱,空闲时跟叔父下两盘,他让我双马。有一年多,随着我棋力的提高他就不下了。我12岁去香港念初中时,开始对象棋入迷,天天跟同学下棋,自己找棋谱看,也曾找职业棋手下指导棋,通过自学,提高很快。我14岁返回广州念高中时拜陈松顺为师,他当时是国内顶尖棋手之一,与杨官璘齐名。

  1956年,我获得广州市象棋赛甲组第3名,另外在广州市中学生比赛中,以全胜成绩获得冠军,同年作为广州队第一台主力队员,参加全国八大城市青年学生比赛,获团体第三名。

  记者: 您是怎样到天津的?能谈谈您初到天津时的棋艺活动吗?

  黄少龙: 1956年秋,我考入南开大学物理系,就来到了天津。当时天津棋风很盛,我经常与各路高手作表演赛,在约两年时间里,我对马国梁2和 2负,对马宽1胜3和,对王家元5胜2和1负,对薛占金3胜5和。马国梁是老棋手,曾战胜过东北棋杰胡震洲,他是攻击型棋手,我当时棋风偏稳,挡不住他的杀力。对其他津门高手,我都能顺利过关。

  当时天津经常邀请外地棋手前来作公开对抗赛,我出战的战绩较好,对北京棋王张德魁两局全胜,对全国亚军王嘉良1胜1和,对全国第5名任德纯1胜1负,对全国第8名孟立国两局皆和,对长春赵震寰1胜1和,由于我未败给外地棋手,获得天津棋迷的鼓励。

  记者: 我以前曾读过您的一篇文章,是讲怎样弃子取势的,好像还举了您与胡荣华的对局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次为采访您,特意拜读了您的几本著作,发现您的一些文章如《不要被假象所迷惑》、《入局法剖析》、《利用错觉》、《子与先的得失》、《谨防破士攻杀》等从个别到一般,用自身体验对一些棋局作了概括和总结,受益匪浅。您能谈谈您写作方面的情况吗?您总共出了多少种著作?今后还有无出书计划?

  黄少龙: 1979年以后,因科教工作忙,我难以参加全国棋赛,就利用业余时间写些棋谱或文章,内容包括象棋的开局、中局、残局、对局、历史、理论、心理等,大约出版了60多本专著,近期还准备出一些书。

  记者: 最早知道您是从熟人处知道您在南开大学开象棋课,能谈谈这方面的情况吗?

  黄少龙: 南开大学在1985年起开设象棋课,是公共选修课,属正式课程,列入教学计划,凡本校大学生无论哪个系、什么专业,都可参加,通过学习,考试合格者均获得学分,在当时这是国内大学首次开象棋课,很新鲜,有260多人报名,一个大教室全坐满了,还有一些未报名的学生站在后面看热闹。讲课是理论课的形式,教材采用我的著作,学生中棋力较高者,参加南开大学象棋队,进行实战训练,作为象棋实习课,也有学分。这种情况持续到1996年。十多年来,共约1000名学生听课及参加棋队,其中一些尖子队员获得天津市象棋冠军、全国大学生冠军等,并参加了全国象棋赛。我提出的宗旨是培养高文化高棋艺的人才,我的学生中有4人达到博士学历,8人达到一级棋士标准,1人在毕业后晋升象棋大师。

  记者: 听说您制作了国内第一个象棋软件,您是怎样涉足这个领域的?

  黄少龙: 我制作象棋软件是跟电脑研究人员合作,于1983年制成国内第一个象棋排局软件NKL,曾在天津、北京、西安、南京、上海等城市表演,1986年在香港面对公众摆擂台成功,获香港奥林匹克金奖。1989年,我们制作成国内第一个象棋全局对弈软件NKW,在我国人工智能会议发表论文并表演,1990年参加在伦敦举行的世界计算机奥林匹克大赛中获了第三名,此后由于我的助手赴美国,于是中断了象棋软件的研究工作。

  记者: 最近,象棋界--或说象棋圈内出现了几桩新事: "威凯杯" 象棋赛的 "3120" 得分制、人机大战,以及河南业余棋手别庆轩杀母案,您对这几件事怎么看?

  黄少龙: 关于 "威凯杯" 象棋赛的 "3120" 得分制我是这样看的--

  由于一些杯赛中出现和棋较多,甚至个别棋局尚未展开激战就早早成和,令观众乏味,观赏性较差,固而有人提出3210得分制,鼓励红方奋力拼搏,就会使棋战激烈,减少和棋。今年威凯杯是初次试验,效果如何,自有公论。要经过多次实践,便会得出结论,我不敢妄自评说,只提出一些肤浅之见供同好参考: 1、不宜一概否定和棋,如果双方经过几番激战,对攻之后和,应该说是正常的。从理论上说,如果双方都走出最优着法,不出错的话,结果是和棋,这是人们自古以来一直追求的理想结局,这种和谐是棋局的最高境界。是棋局科学性、艺术性的最高体现。反之,双方错漏百出,虽然杀得天昏地暗而分出胜负,并没有多大观赏性,评论棋的质量,应从科学性、艺术性、竞技性三者统一来考虑。2、不正常的和棋应当避免,关键在修改规则,试看国际象棋并不需要把和棋判白方得1分黑方得2分,原因是规则比较合理,不正常的和棋很少,至于如何修改中国象棋规则那就请裁判专家发表高见吧。3、改制后黑方贴给红方40分钟时间,红方贴给黑方1分成绩,两者是否弥补达到平衡呢?理论依据是怎么呢?怎样算出来的?这是关于新制科学性、公平性的评价,应该由创立者来说明,也许随着经验的积累,关于贴时贴分的数值会调整到比较合理的程度。

  关于人机大战,今年夏天机器挑战特级大师,初次获胜。对于象棋界来说,机器显示出它的棋力,令人惊讶,也令人兴奋。多年前我研制象棋软件,就是希望总有一天能战胜特级大师,当时只是梦想,觉得很遥远,今天却实现了。当然,这场人机战争并未结束,人们习惯于跟人下棋,面对机器不太适应,等总结经验之后再来应战,还很难说谁胜谁负,这样一来,人的棋力将会提高,而机器也要改进,它的棋力也会提高,这是一种好事啊。

  值得指出的是,人工智能技术给人类提高棋力提供新的方式,即平时训练,通过人机对弈来找到人的弱点,加以改进,又可利用机器帮助人来拆棋,研究布局着法,现在,如果哪位棋手拥有一台机器助手,它的棋力一定提升很快!

  别庆轩事件是一个悲剧。人生下来,最大的恩人是父母,从道德层面讲,杀母是最大的犯罪。我现在从象棋的角度谈几点感想,象棋是中华优秀文化遗产,博大精深,引人入胜,拥有几千万棋迷。一个人热爱象棋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要因为某棋手犯罪就贬低象棋,别庆轩的错误不在下棋,而在他错误地对待象棋,错误地对待父母,错误的对待人生。他下彩棋来赌钱,是违法的,不像正常人下棋研究棋,欣赏棋的艺术。他不干工作,游手好闲,啃父母来维持生活,失去一个成年人的独立人格,父母对他不满意是可以理解的。因此,喜好象棋只是表面现象,好逸恶劳,自私自利才是他的思想本质,正是这种思想导致他犯罪,而不是因为下棋而犯罪的。

  值得指出的是,业余棋手需要正确处理好下棋与事业的关系,不要因痴迷象棋而影响学习或工作。古人发明象棋,是为了教育人正确认识世界,正确对待人生。在人生大棋盘中,象棋只是其中一个棋子,就算一只车,也不能为此牺牲人生的全局啊!我一直提倡青年业余棋手走文化型棋手的道路,增长文化知识,搞好正业,才有更好的条件下棋。别庆轩走上畸形的道路是发人深思的。

  记者: 您既是象棋大师,又是大学教授,把这两个令人羡慕的头衔集于一身的人实属凤毛麟角。象棋大师和大学教授,这两个头衔您更看重哪一个?

  黄少龙: 我是业余棋手,获得的是国内第一批象棋大师头衔,自然是很高兴的。从我国社会的实际情况来看,我更看中教授头衔,我一生有两次机会成为职业棋手,我都拒绝了。我认为绝大多数象棋爱好者只能当业余棋手,应该多宣传一个人如何做好本职工作,又能下好棋的事例。

  记者: 在象棋方面,您今后有何打算?

  黄少龙: 近年主要撰写象棋著作,有时适当参加象棋活动,我想70岁之后,以养老为主,空闲时研究象棋文化,即象棋与易经、象棋与人生的关系。

  记者: 谢谢。





Source: Hebei Xiangqi Website

  

No comments: